时间:2023-03-05人气:作者:[db:作者]
在我们的古代婚姻中,男女双方在婚前不得见面,即使像《红楼梦》里薛姨妈说的那样“老天拔地”地见得一面,也只是杯水车薪,对彼此的性情、习好难以一目了然。于是,钱锺书慨叹:“婚姻之道,多出于倘来偶遇,智力无所用之。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于暗中摸索。所以,婚后能够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的佳偶,并不多见;夫妇同床异梦、反目成仇,甚至难以把婚姻维持下去,最终分道扬镳的,历来都不少见。
在传统社会中,实际就是极端的男权社会,女性没有独立人格,离婚岂能“去夫”?班固《白虎通义》卷九云:“夫有恶行,妻不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也。夫虽有恶,不得去也。故《礼·郊特牲》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悖逆人伦,杀妻父母,废绝纲纪,乱之大者,义绝乃得去也。”丈夫休妻,倒甚是便利,只要女方犯“七出之条”之一。所谓“七出”,就是妻子“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本命》)。
即使不犯“七出”之条,也未必不遭休弃。如,王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汉书》卷七二)。就因为给丈夫吃了几颗来路不明的红枣,就被休了!
休书范文:无子便被休
在省档案馆看到张清朝光绪年间休书,底色朱红,右方两个大黑圆圈中写着休书二字,正文则用隽秀的楷体黑字书写。
休书内容为:“郝门任氏原籍河南省泗水县柴家村二甲人,光绪十四年因遭天祸自身逃难来到山西,举目无亲,经邻说合嫁入郝门,圆房之后只生二女。去年四月十九日偶遇原籍老乡,得知老家父母病重,非要回家省亲,岂料回来之后一改昔日面目,整天走动串西招惹闲言蜚语,今日又把家中财物盗出不知送往何处,为此特书休书,自即日起逐出郝门,日后任其自便,郝门上下均不询问,立字存照。立休书人:郝建文。”
休书范文:无子,回家看病重父母就被休
一张清朝光绪年间的休书,这张休书为清光绪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三月十三日立存。长600毫米,宽248毫米,主体为红底黑字,该书右方两个大黑圆圈中写有“休书”二字,正文用隽秀的楷体黑字书写。
休书的内容为:“文门江氏原籍河南省博爱县朱村二甲人,光绪十年因遭天祸自身逃难来到山西,举目无亲,经邻说合嫁入文门。圆房之后只生一女。去年七月十七日偶遇原籍老乡得知老家父母病重非要回家省亲,岂料回来之后一改昔日面目,整天走东窜西招惹闲言非语,近日又把家中财物盗出不知送往何处,为此特书休书,自即日起逐出文门,日后任其自便,文门上下均不讯问,立字存照。立休书人:文天才,族长:文启明。”同时加盖有当时县衙的大红印章。
从休书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女方因父母病重非要回家省亲而引起婆婆和丈夫不满,回来后便被冠以“走东窜西招惹闲言非语”等之名,被丈夫休了。当时,做丈夫的无须任何法律手续,只要写一纸休书,责令妻子离开夫家,夫妻关系就算解除了。从这一纸休书可窥见古时的离婚制度,从而印证封建社会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不平等地位。
为什么古代休书理由都是一些小事
休妻,必定是妻子确实犯了很严重的过错。休书,并不指责其真正的恶,而只是程式性地说些无关轻重的话,找个很小的理由把她休掉,保全其颜面与荣誉,也是做丈夫的忠厚的表现。
更何况,家丑不可外扬。休书是要族长做见证,甚至要到县衙加盖官印后让女方带走的。谁肯在这里自暴家丑呢?而且,只要用心比照下,就会发现,有时安徽人和福建人写的休书一模一样。为何相隔千里,这些被休的妻子们犯的过错却惊人一致?其实并不是妻子犯了同样的过错,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休书最好这样写,也只能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