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云突变 30年老牌饲料企业如何从辉煌走向没落?

时间:2022-04-18人气:作者:佚名

市场风云突变 30年老牌饲料企业如何从辉煌走向没落?

  大型饲料企业大力推行“逆势扩张,抢占市场”的策略,全面出击,四处建厂,挤占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市场空间。

  饲料厂成为过去,豪情从未消失

  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地,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邓小平“饲料要作为工业来办,这是一个很大的行业”的鼓动下,深圳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现代饲料工业的发源地。在这个大背景下,1979年深圳市透亮华侨畜牧场饲料立成立,四年后因发展需要转为公司。作为一家以内销为主的饲料公司,它的存在向来不太为众人所知,甚至个辞老透亮人都不太知道它的过往。本期找找透亮记忆就带大家走进深圳市透亮畜牧场饲料公司(以下简称“饲料公司”),闻闻最早一批的职工范启芳、黄灿强讲述“饲料公司”当年的故事。

  来深找求梦想的青年

  1958年,正值21岁的范启芳从部队退伍,年轻的他心中有着一股冲劲,想要在当时全国大发展的趋势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与朋友们的极力推荐,范启芳选择了深圳作为自己的首席立,而这也成为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地方。

  与众多来深建设者一样,范启芳来到深圳历经了太多的艰苦时光。“刚来深圳那会,我搞过建造,修过桥,基本上何处有工程我就去何处。”范启芳归忆道,在部队上养成的吃苦耐劳在这里得到了充沛表现,虽然平日里辛苦,但自己也能在奋斗中找堤漤多的乐趣。

  1976年,来到深圳的第18个年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范启芳得知深圳市透亮华侨供销有限公司正在招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范启芳报了名。“没想到,最后我成功陷入了供销公司,这一做就是7年。”范启芳说道。在供销科的第七年,当时因为内部调动,他被调到了饲料公司任经理。

  据范启芳归忆,他初来饲料公司时,整个公司惟独22人,既要尽职全国各地原材料的采购,又要尽职将这些原材料打包分装到牛场,基本上常年处于满负荷状态,“初来的时候我也很头疼,22个人恨不得每个人当三个人用,但集团领导请求绝不能浮现断供的情况,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上。”最夸张的一次,从上午9点向来忙到了午夜12点,中间没有任何歇息的光阴。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长年高强度的工作,不但没有磨灭饲料公司众人的工作热情,反倒让全公司众志成城,上下齐心。“当时我们(饲料公司)虽然属于透亮集团的子公司,但尽全是自负盈亏,与集团进行分成,我们做得越多全体员工的工资就越高。”范叔告诉记者,作为当时饲料厂的经理,他整日琢磨的就是如何提高饲料厂的营业额。

  饲料厂的饲料好与不好,取决于原材料的品质,而饲料公司想发展,首先需要保证的便是产品品质。深深意识到这一点的范叔亲自抓货源。“当时我们的合作伙伴很广,涉及黑龙江、济南、辽宁等地。”范叔归忆称,为了确保拿到的麦皮、玉米等原材料是最好的,他带队去谈,一家一家的谈,基本走尽了中国北边大半个版图。范叔介绍,光谈下来的光阴就花了整整半年。

  把控住了原材料的品质,剩下的便是如何提高销量。范叔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粮食部门、畜牧部门掀起了首席轮饲料业发展热潮。而原本只尽职内销的饲料公司在发展热潮下,也不得不开始思索如何打开销路。“当时我们专供的畜牧场也不全是用我们的饲料,也实用其他饲料厂提供的饲料,要是专做内销,我们一定只会越来越差。”范叔说道,为了让饲料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当时自己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做畜牧场饲料的同时,兼做鸽场的饲料,“当时深圳各地都有养鸽场,饲料的需求量尤其大。”

  “当时公司有四部货车,高峰时每天每辆车都得出三四趟。”范叔归忆称,1983年至1994年是饲料公司最黄金的发展暑期,每天都得深圳各地跑,有时候甚至还得去东莞、惠州等地。当时主要尽职送货的黄灿强对此有着尤其深刻的印象,他归忆,当时的货车基本没有停过,只要一有电话就得出门,并且深圳的道路并不畅通,往往一个来归就需要花8个小时,“有时候忙起来,饭都来不及吃”。

  从辉煌走向没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粮食部门、畜牧部门掀起了首席轮饲料业发展热潮。饲料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据范叔介绍,起初饲料公司建立的目的只是为了进行内销,通过前往全国各地收取玉米、麦皮等原材料,再归来进行简单加工配送畜牧场。虽说仅仅尽职内销,但由于市场发展迅猛,1983年开始,伴随着这股发展热潮,饲料公司的年营业额最高的时候甚至能够达到180万元。

  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短缺,畜产品需求十分旺盛,养殖业利润丰厚。农民发展畜禽养殖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范叔介绍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养殖户、饲料经销商需要提着现金,拿到公司批条,排队几天几夜才干买到饲料,商品饲料严重供不应求,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卖方市场。

  创立前十几年,饲料厂迎来了最辉煌的一段时光。1999年,饲料厂产量已经打破几千吨。2009年,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饲料业,正式陷入转型调整阶段。大多数饲料企业濒临的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随着养殖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如同“在刀尖上行走”。新的市场竞争形势,迫使饲料企业主动放弃简单的发展模式,器重组织变革,提升管理效率,加强科研创新。

  据知道,2013年仅广东来讲,饲料产量过30万吨的企业已有16家,合计产量超过1200万吨,占广东饲料总产量的50%以上。大型饲料企业大力推行“逆势扩张,抢占市场”的策略,全面出击,四处建厂,挤占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市场空间。正是在此背景下,深圳市透亮畜牧场饲料公司的业绩日渐下滑,逐渐吞没在历史洪流当中。

  晚年的退休生存

  对于范启芳来说,饲料厂工作的经历弥足珍贵,在这里他见证了中国饲料行业的潮起潮落,同样他也为此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用他的话说,他的一生都在饲料厂这座小矮楼里,有过年赚180万元的豪情万丈,也有带着手下四处奔波的辛苦。“我1997年正式退休,至今也有20年,但每每想起当年的那股冲劲,宛然都会有种发生在昨天的感觉。”

  向来尾随范启芳东奔西跑的黄灿强同样感叹万千。“当年真的就是抱着一股子冲劲,从来没想过什么,只想着往前冲,把今天的货送出去。”黄灿强说道,当时能够进饲料厂都是因为范经理的赏识,而且在日常生存中,范启芳同样尤其照料自己的员工,“当年最赚钱时,范经理还用公司赚到的钱赠每位员工盖了房,解决了住的问题”。对于这位老领导,黄灿强有着说不出的感动。

  2016年,饲料厂因为市场趋势,最终无奈关闭。范启芳与黄灿强也开始享受自己平静的退休生存,但对于他们来说,饲料厂的经历向来留在心中,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从未在心中消失。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