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

时间:2023-05-13人气:作者:未知

河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

河蟹全身被坚硬的甲壳,背面黑绿色较浅。头胸甲长约4.5厘米,宽约6厘米。呈方圆形,背面隆起。胸肢5对,第一对为强大的螫足,掌节和指节基部的内外面密生绒毛:其余4对为步足,长而扁平,末端尖锐呈爪状,都密生刚毛。雌雄异体、异形,雌脐圆形,雄脐三角形。河蟹在水中用鳃呼吸,离水后主要靠腔内的少量残剩水和通入的空气混合,造成许多气泡,完成陆上呼吸,所以离水后还能生活较长时间。

河蟹有洄游的习性。它在浅海里、淡水中生长,一生基本上是在江、河、湖、塘、稻田里度过的。当在淡水中长大到性成熟时,便洄游到河口浅海里去,在那儿交配、产卵、孵化,并度过它的幼体阶段。长江下游地区,河蟹生殖涸游在9-10月间。河蟹平时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泥岩或泥滩上的洞穴里,洞多呈扁圆管形。它从幼蟹阶段起,就具有掘穴居住的习性,并在洞穴中蛰伏越冬。

河蟹食性很杂,但偏喜食鱼、虾、螺、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对腐臭的动物尸体特别感兴趣;并进行同类残杀,摄食刚蜕壳的软壳蟹;还常觅食谷物、水生或岸边植物以及有机碎屑。河蟹的视觉非常敏锐,昼伏夜出觅食。能在夜间微弱的光线下,有效地觅食。河蟹的消化力很强,食量大。水温10C以上时摄食量最大,在10℃以下时减食或停食。河蟹在饵料丰富时,可以猛吃多餐;饵料不足或没有饵料时,它可以忍受饥饿,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不吃食物,也不至饿死。原因是河蟹的消化力很强,当饵料充足的时候,它多吃多吸收的营养,都贮藏到肝脏也就址人们所爱食用的蟹黄中去了。蟹黄越大,贮藏的营养物质就越多,体质也就越肥满、强壮。河蟹的新陈代谢,是随着水温升降而变化。水温上升,代谢加快;水温降低,代谢放慢。当水温降到10℃以下的时候,河蟹的代谢水平就会降低,躲在洞穴里蛰伏越冬,少吃食或不吃食。

河蟹在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咸淡水区,自12月至次年3月是集中交配产卵季节。它有多次重复交配的习性。由于受精卵受到母体的良好保护等原因,所以孵化率很高,可达90%左右。河蟹怀卵量很大,一般可产3次卵,每次约万粒。刚孵出的幼体称蚤状幼体,蜕5次皮长一个月的时问,可变成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再约过10天左右蜕去一次皮,连蜕5~6次皮后长成成蟹。成蟹再经几次蜕皮便长成成熟的亲蟹。

蟹苗阶段有更强的趋光性和逆水性,随着潮汐的推动,逆水上游,大量汇集到河口附近,形成蟹苗汛,一般每年6月份达到高潮,这时可大量捞蟹苗,运回放养。但数量远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近来都用人工的方法繁殖蟹苗。

标签: 河蟹  生物学  特性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