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背着“锅碗瓢盆”春游上热搜,希望这份珍贵的快乐能延续下去

时间:2024-03-07人气:作者:未知

小学生背着“锅碗瓢盆”春游上热搜,希望这份珍贵的快乐能延续下去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一队队学生背着背篓从校门口走出,背篓里放着锅碗瓢盆和柴火,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准备出门去野炊。近日,一段小学生春游的视频引发热议。当事学校校长回应记者称,春季野炊是每年春天他们给孩子们准备的必备项目,已经推行多年。


孩子们带着“锅碗瓢盆”走出校门 (网络视频截图)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春花开遍,呢喃的燕,春风得意正少年……”龙年春晚的一首《上春山》,让无数人向往着春天的诗情画意,生机勃勃,而看到同学少年们成群结队,走进春天的画卷,尽享春光的明媚,炊烟袅袅,欢笑声声,让“久在樊笼里”的成年人们,怎能不心生艳羡,感慨万千?

不少80后、90后都在评论区开始“忆当年”:“想起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春游秋游,好怀念啊!我回不去的青春!”“80后都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吧,感觉很好玩,自己带米带菜带锅,几个同学一组,捡柴火、垒灶台,一起做饭吃……虽然不好吃,但美在心情好!”“看到这一幕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最简单最快乐的小时候……”

看别家小孩“野炊”为何让回忆排山倒海?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妙的阶段,与小伙伴们一同去野外游玩、做饭的经历,更是童年中不可多得的独特回忆。记得小时候,学校如果通知了有春游、野炊活动,早几天前心就已经飞往了绿水青山,春光如海。分工时的七嘴八舌,出发前兴奋地准备,结对出行时一路的叽叽喳喳,协同合作时的各显所长,做饭失败时的哄闹和玩笑,品尝自己劳动成果时的满足感,这一切,在大自然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中,都显得那般鲜活和热烈。哪怕有时候回来,还得写一篇作文,那些青涩却直率的文字,也与这所有开心的经历一起,成为水晶一样纯真,山花一样烂漫的记忆。


孩子们在野外生火做饭 (网络视频截图)

近年来,由于家庭旅游的普及,学校安全责任压力加大等因素,很多学校都不再组织集体春游,更不用提还要搬石头、砍柴、生火的野炊了,所以,这样的画面似乎永远停留在了一代人的回忆之中,但如今看到现在的孩子,也能沐浴春光,感受人间烟火气,欣喜和怀念就会油然而生。有网友说:“现在还有学校愿意搞这样的活动,真的是难能可贵!”也可见,大家对于春游的消失,还是感到非常惋惜的。

全班甚至几个班一起,到野外参加户外活动,能够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开拓视野,锻炼生活和动手能力,与同学增进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更能陶冶性情,生发活力,让童年更加丰富多彩。虽然现在各种形式的游学、研学、参观活动也有很多,但春游和野炊的独特体验和趣味,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

希望这份“踏遍春山不思还”的快乐,不要仅仅存在于记忆中,而是可以不断重现,延续下去。有更多学校能像这家学校一样,敢于担当,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带着孩子走进春天,撒野一次,让“一起去春游”的美好期待,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延伸阅读

小学生开始“厕所社交”?政协委员:不能让一代人的童年停留在厕所

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躲进厕所里社交,即所谓的“厕所社交”——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近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独特现象。他呼吁:“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就此停留在了厕所里。”

李国华在调研中发现,迫使小学生进行“厕所社交”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对安全的顾虑,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对学生的焦虑。

“学校担心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是‘课间活动限制’的关键。”李国华介绍。在司法实践中,学校在校园安全事故中往往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被判承担赔偿责任,甚至赔偿学生补课费、家长误工费等。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学校对课间活动的管理日趋僵化,逐步演变成设立“一刀切”规定——除上厕所外,学生课间不得离开教室。


图为李国华资料图,他呼吁“不能让一代人的童年停留在厕所”

课间十分钟的消失,与部分学生家长的焦虑心态也不无关系。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课间不去户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要求孩子在学校绝对安全,对孩子不小心造成轻微皮外伤都上纲上线,对老师、学校不依不饶。“尤其是后一种矛盾,使得学校对课间活动严加管制以至于实质上取消。”李国华说。

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堂课结束后,需要适当的放松。学生久坐也会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如肥胖、近视等,长此以往更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近期媒体也报道,部分医院儿童精神科‘爆满’。”李国华表示,由此可见,课间十分钟活动既是注意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身心健康的必要保障。

面对学生们迫不得已的“厕所社交”,怎样才能把他们从厕所中“解救”出来,获得更多美好的童年回忆?

“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学校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没有执行的动力。”李国华建议,教育部门应该切实拿出方案,确保全国学生课间自由活动权的落实。“比如,对长期不执行的学校明确处罚机制,将课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畴,尤其要切实杜绝学校教学生造假的恶劣行径,严肃整治遇到上级检查才让学生课间自由活动等形式主义作风。”

要想学校放开包袱解放课间10分钟,还要从源头上帮助学校合理管控风险。对此,李国华建议,最高法和最高检应进一步细化规则,明确学校在尽到了教育管理责任的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伤害的相关责任。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校方责任险对化解学校风险行之有效。不过,李国华支持,这类保险仍存在保额偏低、责任范围不足的问题,比如校方责任险并不包含学生课间活动中常见的因自身原因受伤。他建议,教育部可以优化保险规则或出台更多的保险种类,覆盖课间活动。

“此外,让学生们不再局限于‘厕所社交’还需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之间及时进行多方联动协同,从而促进安全保障。”李国华表示。

对此,一些网友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也被要求课间十分钟不能自由活动;









图为网友评论截图

也有网友表示,要解决“厕所社交”的问题,本质是要明确风险与责任;不仅学校要做出改变,家长也要共同努力。





图为网友评论截图

对于这一问题,你怎么看?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