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锋:中美关系要从“乒乓外交”汲取智慧

时间:2023-12-16人气:作者:未知

谢锋:中美关系要从“乒乓外交”汲取智慧



谢锋在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

当地时间12月13日晚,中国驻美国使馆举办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纪念活动。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出席并致辞,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美国国际奥委会国际部主任乔罗斯兰、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会长白莉娟、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查尔以及300多名美国各界嘉宾参加。

谢锋在致辞中强调,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时代呼唤我们从“乒乓外交”汲取智慧和力量,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世界安心。要实现两国关系“再融冰”。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树立正确认知,从点滴做起,从今天做起,践行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用互利合作的成功故事压制零和博弈的负面叙事。要促进两国人民“再接触”。新冠病毒阻碍了面对面沟通交流,贸易战、科技战只会导致对抗和冲突。接触对话才能避免误判,逐步走出困境,重新积累互信。我们要支持两国人民多走动、多交往、多牵手。要推动中美关系“再出发”。旧金山会晤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务之急要做好后续工作,加强全过程管理,特别是不折不扣将两国元首会晤共识落到实处,让“旧金山愿景”照进现实,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期待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采取行动,特别是防止反复,不要进一步、退半步,甚至进一步、退两步,不要为两国关系设置新的障碍。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日中美双方高层级官员对于中美关系的交流及表态,颇为频密,美方官员虽然仍然将所谓的“国家安全”挂在嘴边,但是也都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以及全球治理相关问题上,中美应该也必须合作。



伯恩斯(左二)出席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活动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周五(12月15日)在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活动上表示,他对美中关系的走向“不觉得乐观”但“充满希望”。

伯恩斯首先指出,美中关系是当今乃至接下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目前两国关系仍以竞争为主。伯恩斯说,科技已经成为美中竞争的核心,“而我们在未来的科技战争中不想当第二名。”

伯恩斯在周五的活动上还指出,美中两国在竞争的同时必须合作,“因为我们的利益有时是一致的。”伯恩斯说,美中关系是复杂的,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美国将会观察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成果能否兑现,包括合作打击芬太尼贩运、恢复两军对话,并开始进行有关人工智能话题的沟通。伯恩斯说,两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仍有合作空间,恢复和促进两国民间交流也会是拜登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伯恩斯表示对双方落实协议都抱有希望。他提到他和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一共见面24次,“我们是同事。我很了解他。我尊重他。昨晚我们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祝晚宴上坐在一起进行了交谈。我们对双方执行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协议充满希望。”



耶伦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祝晚宴上发表演讲

伯恩斯所说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成立50周年庆祝晚宴,于美东时间12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出席嘉宾包括美国财长耶伦、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USCBC会长艾伦、USCBC董事长葛士柏,以及来自苹果、耐克等美企的大约500名商界代表。

美国财长耶伦作为压轴嘉宾发表演讲,她在演讲中重申,美国不寻求和中国“脱钩”,这对中美两国经济都有害,也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负面影响。

耶伦强调,美国将追求一个有利于双方的、健康的对华经济关系,并寻求和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上展开合作。但她又重提由于美国国家安全是第一优先项,在需要的时候,美国将运用经济工具,来保障国家安全利益并且保护人权。

耶伦提到,自中美两国今年9月成立“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以来,这两个工作组已经举行了两次会面。在大约一个月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之前,她在旧金山欢迎了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的来访。2024年,这两个工作组将继续定期会面。

她还称,继今年7月的访华之行后,她计划在2024年进行自己作为美国财长的第二次中国访问,其中很大一部分议程,将是和中方讨论双边经济关系中“棘手的存在关切的领域”(difficult areas of concern)。



耶伦发表演讲称计划在2024年再次访问中国

当有中国媒体问及,美国已经进入总统大选周期。展望2024年,在中美寻求稳定关系之际,美国大选是否会对美国政府处理中美经济关系增添更多的复杂性?

耶伦答道:“我不确定。我们当然希望有稳定、独立于选举之外的经济关系,但还需要继续观察。”

耶伦还说,她期待自己第二次访华之行,不过具体行程“仍在敲定之中”(still being determined)。

来源丨综合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