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人气: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张思思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陈青青】当地时间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中文名康达)于4日开始访问中国。路透社对此评论称,美中关系紧张之际,华盛顿寻求加强对话沟通。中方目前尚未发布有关访问的消息。多位专家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访可能是美方想为双方更高层级的接触做铺垫。
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
美国务院的声明称,在康达访华期间,美中双方将就双边关系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美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莎拉·贝兰随行参加会谈。美国务院发言人称,康达与中方的正式会议将于周一开始。在北京期间,康达“将一如既往地在会见中提出人权、自由等问题”。结束北京访问之后,康达将前往新西兰参加美新战略对话,讨论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气候变化、技术、经济和安全合作,以及对太平洋的共同承诺。
美国问题专家吕祥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康达是典型的职业外交官,其此次访问是带有调研性质的、遵从上级指示的、循规蹈矩的访问,因此,不要指望他们会在访问中有什么突破性的表现。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中等级别的接触可能为双方更高层级的接触做铺垫。
法新社称,康达今年2月也曾访华,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北京的访问“探路”。然而,自布林肯因“气球事件”取消访华之后,美中交流陷入僵局。从今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维也纳会晤以来,美中开始出现较高层次接触。5月25日,美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华盛顿会见了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这是继“气球事件”以来中美首次部长级会谈。26日,王文涛在底特律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琦会谈。《华盛顿邮报》称,中美高级官员似乎在着手创建一种建设性接触框架。
3月以来,美方多位官员表达了希望与中方对话与沟通的意愿,频繁放风“有访华计划”。4月,美国商务部官员来华,与中方相关部门负责人会面,就中美两国关系有关问题进行了沟通,还就两国商务部沟通合作交换了意见。
路透社报道称,白宫方面表示,正在进一步为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的访华做努力。
“美方高官密集推动对华交流是利益使然,而非善意使然。”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表示。他认为,美方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对外、对华、对美国内部以及美国盟友表达“美国寻求的对华政策是竞争而非冲突”,另一个是希望在美方关注的重大国际议题上,乃至于美国国内的一些议题上,中方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美方的要求。李海东认为,中美需要的是认真协调,管控分歧,开展正常对话。中方一直在这么做,但美方仍在制造障碍。
吕祥表示,美方所谓的“希望加强中美对话”依然停留在口头上,一方面表达与中方的对话意愿,另一方面又咄咄逼人。在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方面,美方几乎没有正面的表态,目前仍延续上一届政府对华的施压状态。然而,美国也担心极限施压会反弹,给自己带来伤害,因此频繁派人来试探中方。吕祥认为,中方处于积极防御的状态,“美方就像一个挑起争斗的人,害怕中方还手”。
尽管中美高层交流遇到障碍,美国多家跨国企业的高管仍陆续来华访问,释放合作信号。3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时隔4年来华,受到高规格接待;5月30日至6月1日,中国外交部、工信部和商务部3位部长及中国贸促会会长、上海市委书记会见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合作共赢”与“中美关系”成为交流期间的高频词;美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摩根大通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也在5月底访华;美国的芯片巨头英伟达CEO黄仁勋则计划6月前往中国,为英伟达继续拓展中国市场做准备。
延伸阅读:
张思南:美国炒作“CIA局长秘密访华”,玩的是阳谋
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 资料图
直新闻:美英多家媒体接料宣称,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5月秘密访华,对此你有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不清楚美国CIA局长伯恩斯的“神秘中国行”具体达成了什么结果,但很显然,这件事情正在被美国作为一个筹码,用来向中国施压,包括试图让中国防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与美国防长进行某种会晤。
外媒对伯恩斯此行,调门普遍起得很高,例如最早作出报道的英国《金融时报》就称,这是自2021年7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访华以来,美方对中国进行的最高层级官员访问,也是拜登政府所谓“试图重启中美关系”的最新努力。CNN则引述美国政府信源称,这是美方在外交渠道之外,与中国情报系统的直接沟通。《金融时报》将伯恩斯访华视为中美进一步恢复高层往来,又强调伯恩斯本人具有某种特殊意义:伯恩斯在领导CIA之前是一名外交官,专门负责敏感任务;且在2022年,伯恩斯曾试图劝阻佩洛西不要“访台”。
《金融时报》还暗示,美国总统拜登早前在广岛七国集团峰会上宣称中美关系即将“解冻”,尽管没有谈到任何细节,但似乎与伯恩斯的“神秘中国行”不无关联。但伯恩斯真带来了什么改变吗?目前为止,这还是个谜。但有趣的是,美媒彭博社已经在报道中进行了某种预期管理。彭博社称,伯恩斯前往中国只是为了进行情报交流,没有会见任何中国外交政策方面的官员,也没有试图帮助“加速两国关系的解冻”。
而美国选择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通过媒体释放伯恩斯上个月进行的,且似乎并不具有显著成果的“神秘中国行”,就是为了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我美国已经表达了某种善意,你中国是不是也应该作出某种回馈,例如放开中美防长在“香会”上进行某种正式会晤?而如果中国拒绝,美国就可以宣扬“是中国无意于对话和合作”,从而摆脱破坏两国关系的责任。
事实上,各家外媒所谓“CIA局长秘密访华缓和两国关系”的报道中,最后的落点一定是中美能否在“香会”上达成防长会晤,这两件事情被联系在了一起,我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出这其中美国人的小心思,但美国人玩的就是阳谋,将自己包装成中美关系的“积极维护者”,抢占国际舆论的高点。就像彭博社,故作委屈地写道:“美国是在讨好中国军方,但不成功。”说实话,要不是6月3日,美国海军被曝出正在执行穿越台海的任务,连彭博社也指出“会大概率激怒中方”,我也许还真信了。软的不成,就来硬的,美国人对“讨好”的理解真是硬核。
中美国旗
直新闻:美方为何如此执着于两国防长的正式会晤?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如果说美国释放伯恩斯访华的消息,还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制造某种舆论压力,迫使中国防长与美国防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行正式会晤,我们还可以对美国的动机抱有某种幻想,那今天美国海军曝出正在执行台海穿越任务,则完全打破了这一幻想。
美国也许执着于两国防长对话,但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着眼于两军乃至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因为美国对华接触的目的如果在于某种真实存在的善意,那美国一边强烈要求接触,一边又选择在核心利益上刺激中国,这完全是说不通的。
我在之前的评论中说过,自特朗普时代以来,美国政府只知道以威胁和惩罚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所谓对华接触,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种盛气凌人的“规训”。我们在6月2日美国防长奥斯汀“香会”上的讲话中可以清楚感受到这一点:“任何时候都是对话的好时机,所有时候都是对话的好时机,现在就是对话的好时机,对话从来不是一种奖励。”没错,对话不是一种奖励,但更不应该是一种勒令。
美国为什么执着于对话呢?因为中美有关对话的理解是不同的。对于中国而言,对话的意义在于消除误解和敌意,从而构建一个互惠互利平等共赢的双边关系;但对于美国而言,对话的本质实际上是危机管控,美国期望找到一个边界,实现范围可控、后果可预期的对华压制。美国的所谓对话,更像是为无底线打压中国制造条件。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美国非常热衷于和中国讨论两军的所谓“近距离安全接触规则”,这就像玩火,你如果真不想被灼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要玩火,也就是不要发起侵犯中国利益的“近距离接触”行为,但你仍要玩火,只能说明你更希望在玩火中得到某种好处。美国防长奥斯汀宣称,与中方缺乏沟通可能会导致“事态迅速失控”,这句话看似是在为两军关系着想,但它实际上是个话语陷阱,因为中美两军从未断联,无论是通过热线还是武官接触,抑或是军事人员间的直接喊话,在正常,注意是正常的两军接触范围内,美方有充分的渠道可以联系到中方。而奥斯汀所谓的避免事态失控,实际上指的是美军挑战中国主权与核心利益之际,两军潜在的危机对峙。
美国军方执着于防长对话,着眼的实际上是为美国的侵略性行为找到一个合理化的谈判窗口。而这样一个谈判窗口,中国军方是断然不会应许的。中国军方从不拒绝与美国的正常接触和对话,中国军方拒绝的,不过是继续和美国玩所谓“危机管控”的游戏,拒绝再给美国玩弄中国容忍极限的空间。担心事态失控?那就对了!中国要让美国感到畏惧,从而对自身行为的后果产生正确认知。我相信,中美防长不可能永远不见,但如果要见,便一定会在上述前提之下。
数学符号≌是全等于的意思,表示两个图形能完全重合,包括形状和面积,全等于是程序设计的一种逻辑运算符。数学符号的发明及使用比数字要
(76)人喜欢2024-10-07数学符号≡是恒等的意思,≡是无条件等于,不论条件怎么变,都是成立的。恒等式是无论其变量如何取值,等式永远成立的算式。恒等式成立的范
(74)人喜欢2024-10-07数学期望可以是负数,期望等于随机变量乘以相应的概率,随机变量可以取负,因此期望就可能为负。期望值并不一定等同于常识中的“期望”,“
(83)人喜欢2024-10-07数学感叹号是阶乘的意思,阶乘是基斯顿·卡曼于1808年发明的运算符号,是数学术语。一个正整数的阶乘是所有小于及等于该数的正整数的积,
(74)人喜欢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