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崛起,朔尔茨的这番话值得深思 | 新京报快评

时间:2022-12-07人气:作者:未知

面对中国崛起,朔尔茨的这番话值得深思 | 新京报快评

无论是从现实状况出发,还是从未来两国的经济出发,增强中德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与合作都是发展的关键。


▲由徐州开往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在徐州铁路铜山货场整装待发。图/新华社

文 | 王英良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外交事务》杂志撰文指出,中国的崛起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也不是限制对华合作的借口。他同时也提出了当前世界没有进入新冷战,不认同中美将进行对抗的观点。

1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时,针对记者对此的提问,她表示,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全球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孤立中国、限制对华合作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中国的崛起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这一观点出自欧盟强国德国领导人之口,其所释放的信号值得深度解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世界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五十年来,中国对德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不断攀升。如今,中德经贸合作更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中国在欧洲的进出口总额中,近五分之一都来自德国。中德长期保持紧密的经贸往来,朔尔茨的表态契合中德两国利益。


▲11月6日,在第五届进博会汽车展区的宝马新能源汽车。图/新华社

而从整个欧洲范围来看,中欧互联互通也是历史潮流。前不久,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来华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其会谈时指出,中欧关系保持向前向上势头,坚持互利共赢,符合中欧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米歇尔则表示,欧盟愿做中方可靠、可预期的合作伙伴。

从当前国际形势看,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等制造的不正当竞争,正在加剧欧洲衰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周表示,欧盟必须“简化和调整”其国家援助规则以回应美国新近出台的3690亿美元气候方案,后者恶化了跨大西洋关系,令人担忧布鲁塞尔与华盛顿之间可能爆发贸易战。而目前,中欧共同面临美国制造的压力,中国在寻变,欧盟也在寻变。

显然,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以邻为壑的手段。事实上,欧盟各国领导人也并未“坐以待毙”。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华盛顿,开启对美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据报道,马克龙的目的是“强调法美友谊”,希望美国总统拜登届时能够同意给予欧洲工业企业豁免权,以免受美国法律的处罚。这也被坊间总结为,马克龙要去美国跟拜登“谈友谊”“要公平”。

与法国相比,德国显然更信任中国市场,也更信任中德贸易往来才是破解德国目前困境的“钥匙”。

“世界注定要再次分裂成相互竞争的集团”这一宿命论般的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对于中德来说,无论是从现实状况出发,还是从未来两国的经济出发,增强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与合作都是发展的关键。而作为政治家的朔尔茨,显然深有感触。

延伸阅读:

在亚洲转了一圈后 朔尔茨:欧美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直新闻: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洲和北美国家能够享受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朔尔茨的这个表态,您有什么观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朔尔茨总理是在《南德意志报》举办的经济论坛上作出上述论断的,朔尔茨总理最近一段时间访问了多个亚洲国家,包括参加印尼的G20峰会,在演讲的开篇他也说要与听众分享一下自己亚洲之行的心得体会。因为新冠疫情,最近几年很多多边会议转到了线上,而最近一段时间线下的外交活动逐渐多起来,对于政治家和外交官来说,实地的观察和体验还是非常重要的。

朔尔茨在亚洲转了一圈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欧洲和北美国家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背后的动力在于世界正在日益多极化,并且发生了结构性重组。其实这样的判断在几年前就出现了,但是从政治家口中说出来,还是有不一样的分量和影响,尤其是承认欧洲和北美失去了在世界上“互为唯一”的地位。

我个人认为,朔尔茨的说法一方面代表了欧洲,尤其是德国的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德国和欧洲需要面对更加多极化的世界,在新的全球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建立自己的优势。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要坚持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对于德国来说,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德国崛起的重要力量,依靠全球化的市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德国确立了自己在欧洲以及世界上的地位。因此,朔尔茨认为,去全球化是德国不能接受的,他进一步说,去全球化、“近岸外包”等说法,本质上还是保护主义。

其实这两年欧洲人也看到,拜登政府虽然口头上要加强大西洋共同体的团结,回到多边主义,其实在保护主义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比如说“通胀削减法案”就是产业保护主义,另外还施压盟国,迫使这些国家加入到美国主导的产业小圈子里,包括所谓的“友岸外包”,本质都是保护主义的套路。德国和欧盟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要战略自主,在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世界中重新布局,尤其是加强与亚洲的合作。因此,朔尔茨总理在最近一段时间访问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显然,这也算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做法。



资料图

另外,朔尔茨所表述的欧美的美好时光结束,也是当下世界发生的客观的现实和未来的趋势。欧美享受的美好时光是,稳定的经济增长、低通胀和充分就业,其实还有一条就是高福利。这种美好的时光实质是欧美处于全球经济金字塔顶端的超级红利,欧洲和美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中心-边缘的分野,但是随着全球化进展,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组,亚洲等国家进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工业化、城市化在全球扩散,生产、贸易、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板块运动一样的变迁,中心-边缘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了结构性的重组,欧洲和美国在经济增长、就业、福利等方面的优势缩小,事实上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种结构性变化就已经发生了,在这种变化之下,德国的选择无疑是顺势而为,融入到亚洲发展潮流中,分享亚洲发展的红利,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强了与东盟、印度等国家的合作,这也会加速亚洲地区格局的变化,对此,我们也要有充分的关注。

直新闻:据媒体报道说,荷兰外贸大臣日前两次明确表态,将在阿斯麦向中国出售芯片设备的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决定,您有什么观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荷兰外贸大臣施赖内马赫的表态至少表明,荷兰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要按照本国的利益和规则作出决定,而不是对美国出台的一系列保护主义的做法亦步亦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官员访问荷兰,其实就是游说和施压荷兰,将荷兰束缚在美国打造的半导体产业的小圈子里。美国政府之前出台了所谓芯片法案,并不是为了促进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是要拼凑一个美国主导的排他性的产业链联盟,进一步说,这是一个主要针对中国的产业技术阵营。

当下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产业和技术的竞争,我们或许可以将半导体产业视为战略科技产业,战略科技产业处于全球产业体系的金字塔顶端,占据金字塔顶端就可以获得垄断性地位,进而可以操控全球产业发展。拜登政府以“小院高墙”。重组产业和技术联盟,试图为美国的霸权地位挖一条护城河,但是,半导体产业已经全球化了,脱钩断链的想法很难落实下去,无异于伤筋动骨,包括美国的盟国都是受害者。

众所周知,荷兰的阿斯麦是世界顶尖的光刻机生产商,如果没有荷兰的参与,美国主导的阵营就很难组建起来。光刻机这样的技术和设备的确是具有双重属性,一个是战略属性,一个是商业属性。所谓战略属性就是关系到国家安全,或者说构成了国际安全的基础,事实上,荷兰也没有将最先进的光刻机出口给中国,在高科技出口领域,安全和战略的考量是一直存在的,中芯国际在几年前订购的一台极紫外线光刻机本来要在2019年交付,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出口许可。阿斯麦出口到中国的是上一代产品,其实战略属性已经大大下降了。



资料图

另外一个就是商业属性,光刻机也是一种商品,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阿斯麦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员工、利润都占15%以上,而且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会进一步突出。因此,战略科技产业需要在战略性和商业性之间进行平衡,问题在于,美国现在出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和围堵,已经不顾光刻机的商业属性了,这是让荷兰非常难以接受的原因。

半导体产业已经深度全球化了,美国也是半导体产业体系的一员,但现在美国要求自己的军事盟国加入到产业技术的小圈子,其实是一种绑架行为,包括荷兰、日本、韩国等半导体产业强国,被生拉硬拽加入到美国拼凑的小圈子,其实是在砸这些国家的一些企业的饭碗,其实是“恶霸”的行为。当然,战略科技产业的商业属性也意味着美国的做法也必然会引起盟国的不满,荷兰的表态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