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朔尔茨最新署名文章,预示中德关系走向?|北京观察

时间:2022-12-06人气:作者:未知

德国总理朔尔茨最新署名文章,预示中德关系走向?|北京观察

当地时间12月5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登了德国总理朔尔茨的署名文章,主题为“时代转折点——多极时代如何避免新冷战”,分享了其对于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多极时代避免新冷战发生的建议。在文章中,朔尔茨反对将世界划分为“集团”来制造新冷战,并呼吁尽一切努力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外交事务》由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撰稿者多为深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政府决策官员,从中可窥探出有关国家外交政策的最新走向。


资料图

朔尔茨文章中涉华内容写了啥?

朔尔茨在文章开篇直指,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划时代的构造转变”。俄乌冲突结束了一个时代,新的力量已经出现或重新出现,包括经济强大和政治自信的中国。在新的多极世界中,不同国家和政府模式正在争夺权力和影响力。

朔尔茨坦言,德国有意成为其盟友期望其成为的“欧洲安全的保障者”、“欧盟内部的桥梁建设者”和“全球问题多边解决方案的倡导者”。这是德国成功渡过我们这一时代的地缘政治裂痕的唯一途径。

“德国之声”指出,朔尔茨在文章中花了很大篇幅提及欧洲努力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性,却没有明确提到欧洲应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而只是很笼统地指出“欧洲正在致力于与亚洲、非洲、拉美国家打造新的伙伴关系”。

2022年11月,朔尔茨实现了其任内首次访华,并成为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分析认为,朔尔茨率领庞大的高级别商界领袖代表团访华,是以实际行动强化中德经贸关系,打破了近年来美西方一直叫嚣的对华“脱钩”魔咒。

朔尔茨在文章中自然也谈及了这一次访华之行。他表示,访问期间已表示坚定支持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开放公平的贸易,德国会继续与中国一道为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创造机会。

朔尔茨直言,中国的崛起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也不是限制对华合作的借口。但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也不能成为亚洲及其他地区霸权的正当理由。没有一个国家是任何其他国家的后院——这一点既适用于欧洲,也适用于亚洲和其他所有地区。

与此同时,朔尔茨反驳了“世界正处于两极化的边缘,中美将进行对抗”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当前正目睹的是“全球化特殊阶段”的结束,而这一历史性转变是由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外部冲击加速形成而来,与此同时这也并不完全是这些冲击导致的直接结果。

在今天(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深圳卫视直新闻就朔尔茨文章涉华内容进行提问。对此,发言人毛宁指出,孤立中国、限制对华合作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中国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世界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损人不利己。


资料图

毛宁强调,正如习近平主席会见朔尔茨总理时指出的,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超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朔尔茨在访华之后,发表的这篇文章中的涉华表态,与其“中国观”和其主导的德国对华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其自去年上任以来,便继承了默克尔时期对华外交的政治遗产——务实。当然,其也希望在某些领域能够“影响”中国,并且将相关信号以平和的方式传递给中国。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德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朔尔茨对于大国争斗、强权政治显然是不乐见的,这也是德国一贯反对的。因此朔尔茨处理对华分歧的方式和美国等国家不同。他更多的是倾向于通过对话或沟通,来达成一种平衡。”李超说。

遭到多次曝光的德国涉华文件草案,暗含何种信息?

外界普遍认为,德国制定对华政策是充满博弈的一个过程。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成立以来,朔尔茨受到来自党内及执政团队的政治掣肘。绿党籍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正“绑架”朔尔茨政府,要求德国和中国“保持距离”并减少对华经济依赖。


资料图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德国外交部及经济部的涉华政策文件,相继被媒体曝光。

11月16日,德国《明镜周刊》披露德国新版“中国战略文件”草案。该草案由德国外交部牵头起草,共59页。草案指出,未来,德国外交部建议与欧盟同步,将中国描述为“合作者、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且后两者的分量越来越重。不过该草案也坦承,德国政府无法改变在某些方面对中国的依赖,比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

德国《明镜周刊》指出,可以肯定的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希望避免给人留下想要与中国进入某种冷战的印象。“我们的目标不是新的集团对抗。”该草案关注的不仅是中国的地缘经济崛起,“我们越来越将中国视为一个军事行为体,其能力建设和具体行为影响到欧洲的安全利益”。目前,这一草案还需要通过总理府的审核。

与之相隔不久,德国经济部名为“内部中国政策指南”的机密文件也遭曝光。文件共有104页,内容显示出德国经济部计划对有中国业务的德企提出广泛要求,例如定期向联邦政府汇报其业务等。同时还需保护德国关键的基础设施、避免来自所谓“专制国家”的供应商参与其中。此外还主张,如果投资涉及“安全有关的部门或者军事工业综合体、可能侵犯人权的领域”,应对德企在中国公司的投资进行新的审查。

虽然经济部的这份文件尚未正式出炉,但已招致了多方批评。德国经济界对此“感到愤怒”,认为德国经济部的看法过于片面。《每日镜报》援引德国自民党经济专家霍本的话表示,不应该轻易给对华关系定性。此外,有分析认为,鉴于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也在准备自己的“中国战略文件”草案、其中也指出了“中国风险”。而经济部长哈贝克的此举是两位绿党政治人物的个人竞争。

李超指出,去年12月,德国政府就已决定出台新版“中国战略文件”,而德国政府此前鲜少专门就特定国家制定战略文件。该文件由外交部起草,随后各部门相继提意见,反馈给总理府,最终以联邦政府的名义发布。经济部被曝光的文件应为内部参考文件,与“中国战略文件”无直接关联。由于经济部和外交部都是由绿党执掌,其自我保护在上升,意识形态攻势亦是在加强。在涉华敏感性问题存在负面表态,在经贸事务上也常“泛安全化”、“意识形态化”。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明镜周刊》称,德国政府目前同时也在制定一项国家安全战略,同样是在外交部的主持下进行,预计会在2023年春季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前发表。根据计划,德国的对华战略将在国家安全战略之后才正式公布。同时,如果德国总理府对此还有修改要求,也会有一些时间进行内部讨论。

“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成立以后,便提出要出版建国以来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以往是会每10年发一本《安全政策白皮书》,由国防部主笔。如今主笔者变更为外交部,相信覆盖面会更广。”李超说,“政策文件真正出台之前还存在很大的修改空间。明年出台的德国对华战略最终版本,将会是各方平衡的产物。”

当然,仅凭借朔尔茨的一篇文章,我们并不能完整得出德国对华政策,但其的确呈现了德国对华关系的部分缩影。再综合近期德国外交部及经济部的涉华政策文件,对于接下来的中德关系,我们还得边走边看。

作者丨何王子彧,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刘莹,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